为进一步增进校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6月17日下午,学校在德国中心举办“院长下午茶”活动。校长丁晓东、副校长刘平、副校长张华出席,各学院院长、相关学科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第五轮学科评估、科技奖申报、计算机教改”三个主题展开热烈研讨。会议由丁晓东主持。
会议伊始,研究生院和科技发展研究院分别介绍了“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推进方案”以及“学校2020年度各类科技奖申报进展阶段性工作”。随后,与会各学院依次就计算机教改主题,结合本学院实际,从总体规划、典型案例、具体做法等方面交流了经验与心得。院长们提出,应将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教学内容、企业生产实际、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紧密结合,形成“宽”(面向基本素质培养的通识课程)、“专”(计算机技术及专业基础课程)、“融”(将计算机技术融入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四年“不断线”培养模式;同时还应加强过程考核,通过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等形式提升学生技能。
张华指出,要从面、线、点三个层次展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学校“面”上,应做好计算机基础、英语等课程的分层教育;在学院 “线”上,应充分发挥各学院的主动性,做到项目公开、互动交流,促进交叉融合;在个人“点”上,应以学分互认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项目、竞赛,提升实践、专业能力。
刘平表示,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第五轮学科评估的重要性;要做到上下联动、科学统筹,确保迎评工作高效开展;要准确把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特别是新趋势、新要求;要制定好时间表,在稳步推进的同时不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真正实现以评促建。
丁晓东表示,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第五轮学科评估与科技奖申报工作,要党政齐抓共管,补短板、提效能、讲协调,积极组织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准备工作,力争实现学科评估A的突破;要提前谋划,广泛宣传,做好动员,挖掘潜力,提升科技成果质量和申报成功率。针对计算机课程改革,他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与时俱进,以满足学生需求与时代要求为出发点,将学生专业素养提升与社会发展需求、用人单位技术要求相结合;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点进行旁听、自学,并研究此类学习的学分认证方式;探索“以赛代课、以赛代学”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提升专业实践素养。
会议现场
供稿:党委(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