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示范基地(9001cc金沙以诚为本)主办的“新业态下就业育人校政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探索主题研讨会”在线上举办。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致辞。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周红星,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周遐玮,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谢春讯,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人才服务部业务主管孙静怡,中国商飞公司、智联招聘、毕业申等企业代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招生、就业中心负责人代表,金沙官网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彭宗祥,科技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宝林,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冯磊及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研究生部相关老师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学生处处长何炉进主持。
线上会议
盛春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研讨会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建设高质量就业育人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就业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之举,是维护就业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教育部重点工作部署,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探讨就业育人策略,开展校政企对接,必将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全面推进就业育人绘制蓝图、凝聚共识、统一行动,为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新思路、激发新动能、开创新局面。
盛春致辞
刘宝林作“基于校企医监研五方融合的卓越复合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主题报告,分享了学校成立“医工交叉研究生院”,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等10个专业打破学科壁垒,与交大医学院及上海36家三甲医院形成深度合作,探索依托医工交叉项目、“医生+教授+工程师”为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以培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的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多学科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的举措和成效。
刘宝林作主题报告
谢春讯作“加强政校企合作,搭建引才育才直通车”主题发言,详细介绍了松江加大入职激励,加强校政企联络,通过“三链协同”,让各类人才在松江安身、安心、安业,确保人才引得进、育得强、留得住、用得好,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才引育文化生态的举措和设想。
智联招聘人才发展与测评事业部顾问专家苏菲作“新业态下的人才能力差异与共性”主题发言,介绍了线上公共服务和消费模式、产业数字化转型、共性经济新业态等模式及新型就业形态以及相关领域核心人才技能及通用能力需求。
孙静怡作“激荡新片区·成就新梦想”深入推进人才筑巢工程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的主题发言。就2022年临港新片区招聘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2023年临港新片区人才条线的主要工作方向、未来三年临港新片区与各大高校开展合作,有效牵引更多人才选择临港、扎根临港的具体举措和计划进行了详细介绍。
主题发言结束后,校政企三方进行集体研讨。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周遐玮指出,就业方面政校企合作要承担好各自的责任,政府要在尊重市场的基础上调节和托底,高校多加培育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市场需要,企业也要在用人时加强职工培养,促进人才更好发展。中国商飞公司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副主任王东勃分享了商飞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青年拔尖计划、启航实习生、扶贫就业招聘、定向送岗的做法以及对高校毕业生启航护航远航人才培养路径。各高校招生就业负责人指出,不能为纯粹做就业工作而做就业工作,更多的要从系统的育人角度去思考,政府搭建平台、高校培养人才、企业提供岗位,努力打造命运共同体,校政企要扮演好各自角色,紧密合作,无缝对接,发挥上海人才高地的作用,服务地方。
政府企业代表主题发言及研讨
最后,周红星指出,本次研讨围绕四个主题词——新业态、就业育人、校政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目标的积极响应,给了大家非常多的启发,各高校要从招生到培养到就业,加大推进校企政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校就业工作,做好就业这项民生工作,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周红星讲话
供稿: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