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五四青年节,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大思政课”教学改革,4月24日上午,9001cc金沙以诚为本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上海社科中心,在位于上图东馆的上海社会科学馆(简称上海社科馆)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沉浸式现场教学。这是继上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上海社科中心(上海社科馆)签约共建现场教学基地后,校馆合作的又一创新探索。
今年是卡尔·马克思诞辰205周年和逝世140周年,上海社科馆自3月份启动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系列活动,包括“马克思生平著作展”和“百年党刊珍本展”等专题展。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带领学子们走进展厅,近距离感受伟大导师马克思波澜壮阔的一生和深远丰富的思想世界;从中国共产党先驱们创立的早期报刊中,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理解,认识到一百多年前与他们年龄相仿的青年人如何为传播“民主”“科学”思想做出了不懈努力和重大贡献。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上海市教学能手王丽老师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为主题进行了现场教学。结合展厅内容,王丽阐述了新文化运动如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如何给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带来狂飙猛进式的思想变化,以及青年人怎样在比较、实践、调研当中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完成了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那一代青年人所处的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青年学子面对“两个一百年”的时代背景也应进一步思考自己的时代角色以及肩负的使命责任。同学们积极发言,现场气氛活跃。
随后,结合“百年党刊珍本展”,吴冬博士介绍了后期更名为《新青年》的《青年杂志》的时代影响;曲利杰博士介绍了李大钊编辑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及其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摘译的《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系统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宋羽博士介绍了共产党创立初期,经过《先驱》《向导》等一大批进步报刊的积极传播,“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华夏大地上真正树立了起来。
本次现场教学,既是向伟大思想家马克思致敬,也是向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先驱们致敬。通过本次活动,师生们进一步认识到,面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自己重任在肩、时不我待。同时,本次活动也是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建设大思政课的积极尝试,是学校推进高质量思政课程建设的新路径。
王丽现场教学
吴冬现场讲解
宋羽现场讲解
曲利杰现场讲解
同学们认真听课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宋羽
图:张晓薇、上海市社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