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5
上理学子用德语与青年马克思谈理想?来看这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
沉浸式“走进”德国特里尔,追寻马克思的足迹;学习德文版《共产党宣言》,感受原文中的哲学理性与诗学激情……11月23日,一堂特别的德语课在德国文化交流中心举行,180多年前德国青年马克思和当下中国的青年学子,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课堂现场专业课碰撞思政元素 打造沉浸式课堂“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标准的发音、充沛的情感,德语系的沈语桐和汪振宇同学正在用中德双语朗读《共产党宣言》中的重要选段。沈语桐和汪振宇用中德双语朗读《共产党宣言》国交处副处长陈琦主持以学生展示环节为引子,在这堂精心打造的“追寻马克思的足迹:从特里尔到浦江畔”课程思政示范课上,主讲人既有校外专家学者、市委党校教师,也有校内专任教师、辅导员,共同为同学们带来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马克思其实是一个被革命耽误的诗人”,同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德文原著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广教授打趣道。他结合青年马克思的诗学实践,带领同学们对《共产党宣言》进行了专业的文本分析。“马克思在青少年时期就写了40
1093